微体古生物学报

  • 江苏北部始新统戴南组、三垛组孢粉植物群及古生态环境

    张一勇,钱泽书

    该文通过对苏北—南黄海盆地高邮凹陷和海安凹陷16口石油探井中戴南组及上覆三垛组690块岩心样品的孢粉分析研究,建立了始新世三个孢粉植物组合,它们分别是早始新世Ulmipol-lenites-Inaperturopollenites-Pterisisporites组合(称第一孢粉组合,分布于戴南组一段至二段的Ⅰ亚段)、早始新世Taxodiaceaepollenites-Caryapollenites组合(称第二孢粉组合,分布于三垛组一段Ⅰ亚段)和中始新世晚期Nitrariadites-Retitricolpites-Euphorbiactes组合(称第三孢粉组合,分布于三垛组二段Ⅱ亚段)。讨论了这三个组合的特征和所属时代,提出了与以往戴南组、三垛组众多研究者将其归于渐新世的不同意见。文章还简要地阐述了各孢粉植物群的生态环境。对新发现的13个种作了描述,其中8新种,2未定种,对2种作了重新组合。

    1992年01期 1-24+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3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05 ]
  • 湖南新邵巨口铺泥盆纪棋梓桥组的层孔虫及其造礁特征

    董得源,宋裕发

    湖南新邵巨口铺泥盆纪生物礁出现在中泥盆统棋梓桥组中上部,根据沉积特征的差异,礁体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成层性明显,以厚层生物格架灰岩为主;上部以灰白色块状徽晶一亮晶灰岩为主,灰岩成层性很差,生物也较单调。礁体可划分8种沉积微相,其发展过程有明显阶段性。这些阶段性与礁体群落的发展和演替相联系。它是开阔浅海与台地浅海相变过渡带上的一种层状礁。礁体内有丰富的层孔虫,计16属近40种。该文选择了较为常见、保存较好的10属18种进行了描述和研究。

    1992年01期 25-36+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0 ]
  • 贵州早三叠世早期的介形类

    郝维城

    该文报道的介形类化石系采自贵州省贞丰、遵义等地的飞仙关组,计7属11种,其中包括3新种和1未定种。这些介形类化石的发现,对认识我国早三叠世早期的介形类面貌,进一步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Carinaknightina属在我国的首次发现,为我国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的研究,特别是与巴基斯坦盐岭地区相关地层的对比提供了可靠的生物依据。

    1992年01期 37-44+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7 ]
  • 第四纪沟鞭藻类在海南岛砂质白云岩中的发现

    孙学坤,宋之琛

    该文所研究的样品采自海南省儋县排浦乡,为一套珊瑚岸礁海蚀坪潮间带的更新世砂质白云岩。作者对其中两块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获得沟鞭藻类囊孢4属10种,其中包括1新种2未定种。文中除了对这些属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以外,还讨论了它们所反映的古环境,认为含有这些化石的砂质白云岩是暖温带浅海环境下的产物。

    1992年01期 45-52+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1 ]
  • 同种介形类壳体的多态性兼及化石介形类的物种鉴定

    赵宇虹,R.瓦特立

    介形类个体发育过程中壳体形状及各种构造的多态性,以及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对分形类壳体各种分类特征形态变化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该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在介形类个体发育中壳体形状、大小、肌痕、边缘毛细管带、边庭、铰合构造及纹饰的变化,并介绍了成年期雌、雄性壳体及左、右壳瓣在形态上的差异;列举了环境因素(主要是水体温度、含盐度、深度)对介形类壳体各分类特征形态变化的影响。基于以上事实,提出了古生物工作者在介形类化石鉴定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讨论了某些描述术语的具体标准。

    1992年01期 5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8 ]
  • 新疆柯坪地区石炭系、二叠系海参骨片化石

    王向东,陈敏娟

    新疆柯坪地区的石炭系、二叠系产丰富的海参骨片化石,该文描述了7属13种,包括2未定种,3不定种。这些属种在我国湖南、山西及北美等地的石炭系、二叠系中都有分布。据伴生牙形刺、(虫筳)和珊瑚化石来看,本文海参骨片大多产于上石炭—下二叠统。

    1992年01期 71-79+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9 ]
  • “地球历史中的事件标志”国际会议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召开

    徐道一

    <正> 1991年8月28—30日在加拿大西部卡尔加里(Calgary)市召开了“地球历史中的事件标志”国际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3项(显生宙事件的地球化学标志),216项(全球生物事件)和303项(前寒武系—寒武系事件地层学)联合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0个国家的80名学者,在三天会议期

    1992年0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2 ]
  • 中国南方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的变迁

    王伟铭

    中国南方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的研究历来是第三纪孢粉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该文通过综合近20年来的研究进展,对本地区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的时空变化作了初步分析和归纳,并将中国南方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的纵向变化分成四个阶段,横向上划分为不同的植物区系。

    1992年01期 8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287 ]
  • 前苏联牙形刺研究简介

    王成源

    <正> 1991年7月9日至8月25日,应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古生物教研室主任、前苏联古生物学会牙形刺分会主席、前苏联古生物学报主编巴尔什柯夫(E.S.Barskov)教授的邀请,我访问了莫斯科大学并参加了国际二叠系地质大会,进行了学术交流,对前苏联的牙形刺研究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992年01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8 ]
  • 云南景谷盆地晚第三纪介形类

    刘正明

    该文首次报道景谷盆地介形类化石13属30种(其中19新种,1未定种)并建立3个介形类化石组合,三号构组以Potamocypris-Candoniella为代表的介形类化石组合,时代为中新世早期;回环组以Herpetocyprella-Metacypris为代表的组合,时代为中新世中晚期;大红猫村组以Leucocythere-Ily-ocypris组合为代表,时代为上新世。

    1992年01期 97-109+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2 ]
  • 下载本期数据